聯系人:葉先生
手機:136-8688-0123
電話:0755-28212089
傳真:0755-82421108
咨詢QQ:15813880
地址:深圳市龍崗區景民新城B座1322號
服務地區:深圳.東莞.廣州.惠州.珠三角各地
而雄安或許恰恰因為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優越,從中勝出。
那么何為首都功能,何為非首都功能?
2014年2月16日,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時提出的,要明確城市戰略定位,堅持和強化首都全國“政治中心、文化中心、國際交往中心、科技創新中心”的首都核心功能。那么,非首都功能就是指與四個中心不相符的城市功能。
近年來,在北京的疏解清單中,已經按照“幾個一批”對核心區和中心城區進行疏解,包括“一批制造業”、“一批城區批發市場”、“一批教育功能”、“一批醫療衛生功能”、“一批行政事業單位”。
不過,目前北京聚集的諸多非首都功能,其實有很多屬于中央調配的資源。比如,大量的央企總部都在北京,大量的部屬高校和中央科研院所也都在北京。另外,北京也還部分承擔著金融中心的功能。
這些非首都功能的疏解,就需要來自中央層面的協調解決。雄安新區就是這樣一個大手筆的規劃。
2、雄安的定位核心是“發展”,“遷都”只是民間想象
把設立雄安新區想象為“遷都”,恐怕是一些民間人士的憑空想象。
很多人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想法,主要是因為對中央這些年來的政策很少關注和了解,以為只有通過所謂的遷都,才能解決目前北京面臨的“大城市病”等問題。
他們沒有看到,現在北京所面臨的問題,也是計劃經濟時代各種資源累積的結果。要解決這種畸形的資源配置,固然需要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,但也同樣需要通過行政手段予以糾偏,為首都“減負”。
所以,設立雄安特區在疏解非首都功能的背景下,就是水到渠成的戰略布局。雄安集中承接非首都功能的疏解任務,不是要轉移北京的首都功能,相反,只會進一步強化和明晰北京作為首都的功能定位。
同樣值得認真分析的是,雄安新區的定位描述。
“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、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、協調發展示范區、開放發展先行區”,這四個定位中,后三個全都以“發展”作為關鍵詞。如此強調“發展”,民間再做他想,就不合適了。
就此來看,雄安新區承擔著中國未來發展模式的創新使命。“努力打造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范區”,說的就是這個。
3、雄安新區可能成為中國的“創新之都”
我們再來詳細分析這四個定位。
“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”排在首位,凸顯了雄安新區的人本價值。城市首先是給人生活、工作和居住的,有好的生態和宜居的環境肯定是第一位的。
習近平指出建設雄安新區要突出七個方面的重點任務,前兩個任務“建設綠色智慧新城,建成國際一流、綠色、現代、智慧城市”、“打造優美生態環境,構建藍綠交織、清新明亮、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”,都是和城市規劃、建設本身有關的。
這主要談的是雄安新區的硬件建設。可以想象,未來碧波蕩漾的白洋淀、野鳧飛隱的蘆葦蕩將和雄安新區的建筑群融為一體。
航拍雄安新區
“協調發展示范區、開放發展先行區”,指向則是城市“軟件”建設。這里將是未來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的試驗田。
而在四個定位當中,我特別想談的是“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”。這個定位說明了,雄安新區未來的主業是什么,雄安新區在未來中國和世界經濟版圖上會扮演什么角色。
習近平在“七個重點任務”中第三個說的就是,“發展高端高新產業,積極吸納和集聚創新要素資源,培育新動能。”
由此不難判斷,雄安新區將來可能會被打造成中國的“創新之都”,成為創新增長之極。
航拍雄安新區
在美國,華盛頓、紐約和硅谷的定位很清楚。華盛頓就是首都,紐約是經濟中心和金融中心,而硅谷則是創新中心。以色列作為創新之國,在首都特拉維夫之外,有創新中心海法。日本在東京50公里之外,有高新產業聚集地筑波。
現在,上海作為金融中心的定位是明確的,而北京則承擔了太多的非首都功能。同時,我們也還缺乏一個創新中心。
雄安新區極有可能成為中國的“硅谷”、“海法”,逐步將京津冀一帶的高端高新產業引流過去。
而從世界范圍來看,高新產業往往離不開和高校的結合。硅谷一帶就有斯坦福、加州理工等若干世界名校。波士頓因為有哈佛、麻省理工等世界名校,正在成為第二硅谷。
要想讓雄安新區成為“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”,勢必要匯聚中國一流的大學和科研院所。這也符合把“教育功能”疏解出首都的政策要求。
雄安新區起步區面積約100平方公里,中期發展區面積約200平方公里,遠期控制區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。未來雄安新區將相當于將近兩個浦東新區,一個深圳經濟特區。若干年后,在北京100公里之外,又將崛起一個新的經濟增長極。